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4章(1 / 2)

“再不动手,我只怕是没脸去见我儿子了。”

应高也是随之叹了口气,没法安慰焦躁不安的王上。

而在关中等地,告病的晁错趴在榻上,沉思一会儿后招来某个家仆,让其给长安市令和长陵郡守带句话,让他们赶紧去找王田两家的把柄。

最好是让刘启都暴跳如雷,亲自处理王田两家的大错。

“公子瑞……”晁错待家仆离开后苦笑连连:“我这辈子都没想到会被一个总角小儿算计。”

相较之下,长子荣和其他皇子真的相差太远。

远到即便是不论出生,也会被个相差十岁的弟弟轻轻松松地压上一头。

因为关中的皇帝和关东的藩王都心里有鬼,所以在各方默契下,声势浩大的高庙事变犹如烈夏的暴雨,来的时候轰轰烈烈,去的时候一干二净。

关中的黔首们就算想看达官贵人的笑话,可是比起晦涩的政治和怪力乱神,他们更爱聊聊哪家的关内侯新纳了位年轻的美妾,哪家的彻侯又有不孝子闹出笑话,在斗鸡场外撒泼耍赖。

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并未持续多久,养好伤的晁错便准备给刘瑞交差……顺带改善下自己在皇帝那儿的风评。

“这些都是真的?”刘启听完晁错的话后面无表情地敲击着桌案,那一声声脆响听得晁错寒毛直竖,但又不敢抬头去看君王的脸色。

“臣不敢担保自己说得句句属实,但是臣与陛下的后宫无冤无仇,没有理由污蔑陛下的良人。”晁错的说辞早就在养病时被打磨得天衣无缝,声音更是一如既往地坚定:“陛下与臣的计划里最大的意外便是昌平长公主经过内史府衙,导致丞相委托长公主告之太皇太后。臣在事后查过,长公主的马夫曾在事发前见过长陵田氏的奴仆,并且在事发后以老母病逝为由,向少府和长公主詹事告假。”

晁错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刘启,继续说道:“巧合的是,马夫的妻子是长公主之女的傅母,而且听长公主府里的奴仆所说,当日就是她在撺掇长公主参拜高庙,说是有高皇帝的保佑,长公主和周姑娘一定能如愿以偿。”

刘启知道自己给阿娇封了翁主后,他的异母妹妹也动了心思,所以往长信宫跑得更勤,试图让薄姬心软地给周姑娘一个翁主的名分。

由此看来,她带女儿参拜高庙也是事出有因,但是……

“为何是王氏姐妹?”刘启想过很多可能,如梁王还未放弃野心,吴楚两地和刘肥(刘邦的庶长子)的齐国一系,刘长(刘邦的庶幼子,吕后的养子)的淮南王一系也没放弃关中大位。

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,这事竟与自己的后宫有关,而且还是最不可能的王氏姐妹。

你说栗姬,程姬,还有贾姬掺和其中都比王氏姐妹来得靠谱。毕竟栗姬是皇长子,皇次子,以及皇三子的生母,而程姬的远亲程不识在军中也有一番作为,贾姬更是松溪贾氏女,与贾谊可是未出五服的远亲……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