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于报导首段大力称讚许氏夫妻眼光独具且出手阔绰,拍下大作的许氏画廊霎时间成为艺文界关注焦点。然而报导第二段开始才是重点,锋头正盛的许氏画廊遭遇毁灭性打击。
朱氏遗眷踢爆拍卖品是贗作,真品早随大师仙去时一同销毁。所有对许氏画廊的所有祝贺与钦羡尽数变成嘲讽,许群卓耗费巨资却带回一件上不了檯面的贗品,许氏画廊面子尽失,成为过街老鼠。
然而毁灭性打击可不仅止于此。拍卖公司自然设立买家拍得贗品的退款机制,然而一切必须在拍卖品送至买家手上的一个月内提出申诉。
当画作被踢爆是贗品时,申述期限早已过去大半个月,拍卖会完美卸责,许氏画廊只能找卖家索赔,可惜神秘卖家下落不明,自然求偿无门,除了淌泪嚥下外别无他法。
钱没了可以再赚,名誉尽毁反倒不见得能重新建立,儘管时常有人嘲笑「台湾人是健忘的」,但之于当事人那些伤痛永远无法忘怀,更别提一但牵扯到钱,其中弯弯绕绕的纠葛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。报导末段暗指许氏画廊资金调度出现问题自然是这个道理。
刘煒放下报纸往第二份资料看,第二份资料是保险投资的广告单外加住宅火灾险申请文件,申请日期紧接在拍卖丑闻之后。他对于复杂的保险条款没有兴致细细阅读,索性略过直接往第三份社会新闻头版迈进。
那份报纸令他瞠目结舌!头条新闻写着的正是他熟悉的许氏画廊被大火焚烧殆尽的悲剧。在刘煒有记忆以来,位处大安区精华路段的许氏画廊便是如此气派,他从不晓得现在的许氏画廊尽是原址重建?他曾以打工名义参与画廊彻布展,他晓得为了换展顺利,画廊结构多以三夹板搭建,这种材质遇到火肯定连灰都不剩!他完全能想像当时让许氏画廊付之一炬的大火有多迅猛。
骇人的照片与斗大黑体字深深震撼着刘煒,标题「留画不留人」更是让他思绪空白。
见刘煒一动也不动,黄思凯没礼貌地伸手从刘煒背后将整份报纸捞走。
「你很没礼貌耶!」
「啊你都不动,我看不到内容呀!『许氏画廊女主人见画廊起火,奋不顾身衝入火场救画。可惜画作未能抢救及时,许氏画廊小女儿更因藏身画廊不幸命丧火窟……许氏画廊主夫妻档对画作的热爱与对艺术家的尊重,大眾有目共睹,艺文圈人士纷纷表达惋惜……。』哇!大煒,你乾爹乾妈也太衰了吧?房子都烧掉了,小孩更没了!」
刘煒瞬即心领神会「留画不留人」的意涵。他的乾妈许陈明甄终其一生无法走出的丧女之痛便是源于此!
「不是……我不是……我不是躲在那,是有人说那里比较凉,睡在那比较好……」
人偶永远能成为秩序中的无序,他混乱的辩解划破沉默,吸引在场所有人的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