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80章(2 / 2)

这二人的暗潮汹涌,李渊知晓却并不在意,他望着天幕感叹道:“朕当年真是走了一步最为准确的路,可惜那李密也是能人一个,竟然也犯了一个与杨玄感一样的错误。”

李世民:“李密内部问题太多,根基不稳也是事实。”

“时也,命也……”李渊叹了一声。

朝臣:??

您说这话合适吗?当年李密可为您拉了多少仇恨值的。

【李渊的这一步策略是对的,正确的,然而并不是只有他知道要走这一步路。

当时李密麾下的谋士柴孝和也曾建议李密,让他精简军队直接西袭击长安,占据关中。

他说,此时隋朝大势已去,大家都在争夺皇位,如果我们现在不早早将长安、关中占据,则会错失良机,到时候就来不及了。

简单来说,就是谁先占据关中谁将取得天下。

而李密自然也是认可这一点的,只是认可归认可,他当时的处境无法使得他这样做,为什么呢?

因为当时隋炀帝杨广虽然已经是大势已去,但是他还是有剩下的军队兵力的,实力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。

而反观李密这边,他的部兵都是山东人,这会儿还没洛阳都还没有攻下,那些部兵怎么肯跋山涉水随着他继续往长安。

最重要的一点是跟随他的人都是强盗,流氓,他李密精减部队前往长安,而剩下的这些人素质又低,李密一走开,这些目光短浅的人马上就会内斗,反而会拖累他的脚步。

除此之外,李密的担心还不止这一点,当时还有翟让这个人,若是李密率军去长安,很可能他会失去对瓦岗军的掌控。

总之就是当时他若离开,相当于将自己的大本营拱手让给其他人,然后若是他进军关中失败的话,那么前后两头空,即将一无所有。】

【说到李密,他曾经是杨玄感的手下,李密曾经也给杨玄感这样说过,让他直接占据关中,但是杨玄感没有采取他的策略,而如今李密也没能采取他曾经说过的策略。

于是李密在衡量之下,到底还是选择了和隋朝的各路援军死磕洛阳这个地方。

然而在不久之后,李密在战场上受了伤,无奈只能回到营中养伤。而当死留守在洛阳的越王杨侗得知这一消息,立刻派兵攻打李密的大本营,夜袭瓦岗军。

瓦岗军大败,死伤惨重,李密没有办法再死磕着洛阳了,只能弃守洛仓这个特大粮仓,退回到洛口,一直到六月底的时候,才再次重整旗鼓将洛仓夺回来。】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