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沈青越乐:“……好。”
&esp;&esp;“我走了。”
&esp;&esp;“路上小心。”
&esp;&esp;姜竹关上门,又打开:“你要是想上茅房……”
&esp;&esp;“走吧,走吧,快点儿!我是瘸了一条腿,又不是瘫了。”
&esp;&esp;姜竹重新关门。
&esp;&esp;“喂,小孩。”
&esp;&esp;“嗯?”
&esp;&esp;门被再次打开。
&esp;&esp;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&esp;&esp;“姜竹。”
&esp;&esp;“姜竹?”僵住?“竹子的竹?”不是家里种着竹子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吧?这么随意吗?
&esp;&esp;“嗯。”
&esp;&esp;“不错,很好……通俗,雅致,好听,好记。我叫沈青越,青山的青,跳得越高,摔得越惨的越。”
&esp;&esp;“……?”姜竹呆了呆,心道这是什么怪名字!
&esp;&esp;沈青越,沈青越……
&esp;&esp;一个姓沈的人,跑到山上,摔得很惨。
&esp;&esp;“???”
&esp;&esp;这不就是昨天的沈青越吗?
&esp;&esp;姜竹大为震撼,一路琢磨着沈青越的怪名字,心想也不是很难记嘛!
&esp;&esp;“竹子?捡着钱啦,今儿怎么这么高兴?”
&esp;&esp;姜竹摇摇头,“没。”
&esp;&esp;不过他捡到了个怪人。
&esp;&esp;姜竹看清了人,笑容没减,叫道:“大哥,大嫂。”
&esp;&esp;“嗯。”赶车的姜正往他旁边停了停,车上搂着孩子的吕香梅往旁边让让,推推挨着她坐在里面的小男孩,“也去赶庙会?家业往里挪挪,来,竹子上来。”
&esp;&esp;姜竹摇摇头:“我去镇上。”
&esp;&esp;吕香梅:“那也顺路,上来上来。”
&esp;&esp;姜家业利落地缩到里面,还喊着“小叔上来”,坐在吕香梅怀里更小的丫头朝姜竹甜甜地笑。
&esp;&esp;姜竹摇摇头,驴车不大,这头驴也挺老了,坐一个大人两个孩子已经挺沉了,何况车上还铺着稻草装了好些豆腐要去卖,大堂嫂心疼驴,到了上坡肯定得下来推,他还坐什么。
&esp;&esp;见他不肯上,吕香梅招呼他:“那把筐放上来!”
&esp;&esp;姜竹没拒绝,将筐放到车上,姜家业往前挪了挪,帮姜住按住了,省得一会儿颠簸筐倒了。
&esp;&esp;没走一会儿,又遇上村子里其他去赶庙会的人,姜竹默默走到靠外的一边,路上遇到人搭话大堂嫂会答,他只管安静地走就行了。
&esp;&esp;到了去镇上的岔口,吕香梅将筐递给他,姜竹从里面摸出来四枚铜钱,一个孩子给了两个。
&esp;&esp;“不用给他们,我带来钱了!”吕香梅推辞,姜竹将钱扔给姜家业,抬脚就跑。
&esp;&esp;“唉!竹子!”吕香梅放下孩子抓着钱就追,但姜竹已经跑远了,“这孩子。”
&esp;&esp;姜正:“拿着吧,到了庙会上看看有什么他能用得着的。”